赵恒说“朕看他们就是奔我们的汴梁来的。”
寇准说“皇上,我们也要尽快地赶到澶州,不然,澶州就危险了。”
赵恒摇了摇手说“卿等先下去吧,朕今天已经累了,像休息一下。”
寇准无法,只好和李继隆走出行宫,心焦如焚,他知道赵恒又不想走了,想在韦城住下了,随时准备逃跑。
寇准看了看一同出来的李继隆,说“太师,你有何打算?”
李继隆寇准寇准,说“大人是什么意思?难道不信任我?”
寇准说“太师误会了,现在,形势危急,只有皇上亲征才能打败契丹人,但皇上心里畏惧,不敢前往澶州,这如何是好?”
李继隆说“李某没有别的本事,但有一颗为国尽忠的心,大人勿忧,我这就禀告皇上,我先带领人马先去澶州,防守城池,皇上和群臣随后赶到。”
看着握住李继隆的手激动地说“那就拜托太师了。”
李继隆折身又见了赵恒。
赵恒听说他要先去澶州,说“舅舅,澶州危险,你这么大的年纪了,还是不去为好。”
李继隆说“皇上,国家到了危急时刻,臣这边老骨头是到了捐献出来的时候了,皇上放心,有臣在,绝不让契丹人踏进澶州半步。”
赵恒说“要不,还是跟朕南巡吧。”
李继隆说“皇上,千万不能打南巡的算盘,那样大宋就真的完了。”
赵恒皱眉道“好了,朕知道了,舅舅去澶州要小心。”
李继隆说“臣会的。”说罢,出了行宫,当夜引兵北上。
赵恒在韦城住了两日,寇准和众大臣催了好几回,赵恒借口身体不舒服,就是不动身。
到了第三日下午,寇准焦急万分,又来催促。
赵恒说“契丹人来势凶猛,势不可挡,现在增援大军还没有到达,朕去了恐怕没有什么作用啊?”
这样的话,寇准已经听了很多遍了,不想回答这个问题,说“陛下想怎么办?”
赵恒说“南巡如何?”
赵恒终于把心里话说出来了,他心里一直还在想逃跑。
寇准气得不知如何说才好,没想到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说动了他亲征,没想到在亲征的路上,十几万将士都出发了,他又变卦了,这该如何是好。寇准心里乱极了,觉得自己无能为力了。他看了看赵恒,有很多话要说出来,却一下子都堵在胸口,说不出来,只好告辞出来。他想好好理一下思路。
寇准从行宫出来,一脸沮丧,低着头走路,迎面撞上了太尉高琼。
“寇大人,你这是怎么了?遭霜打了?”高琼说。
寇准叹道“唉,别说了,功夫恐怕要白费了。”
高琼说“怎么?皇上又有什么变故?”
寇准说“皇上又在打南迁的主意。”
高琼惊道“这怎么行?北伐大军已经上路了,怎么又要南巡?这不是冷了将士们的心吗?”
寇准说“谁说不是,真叫人忧心呀。”
高琼说“大人要我帮忙吗?”
寇准说“若得太尉相助,大事成也。”
二人又到行宫求见,寇准见了赵恒,说“皇上,我军已在这里耽搁两天了,前方军情紧急,请速速出发。”
赵恒沉默不语,只是看着二人,似乎在说“南巡可以吗?”
寇准说“皇上,南巡万万不可,不信你问问高大人。”
赵恒看着高琼,说“太尉以为如何?”
高琼说“皇上,臣是一个粗人,只知道上阵杀敌,皇上若用臣,臣当效死命,将士们也会为皇上尽忠。现在,大军已经出发,一心赴敌,皇上千万不要三心二意,皇上的这支大军都是汴梁子弟,家属都在进城,皇上如果放弃都城,执意南巡,这些军队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