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大一统的特殊性(1 / 2)

有的时候,人的思维会受物料以及环境的限制,大明初年的时候,要枪有枪,要炮有炮,所以Judy可以追着北元一直把他们赶到贝加尔湖畔放羊去。而无论是火铳还是火炮,都是经历了无数次的产品迭代。

从最初宋朝的火弩、火龙出水,一直发展到火铳、火炮,这条脉络主打一个“不差钱”。所以,朝廷才会因为差钱,进入恶性循环,火器常年不更新,甚至逐渐取消装备。

但不管怎么样,火药局和军械局这些大匠们,都没有想过制造一种简单的替代武器。掷弹筒的原理,大匠们一点就通,这不就是把礼花弹和礼花筒改造一下的事么?但他们从来没往这个方向考虑过。后世的倭国,是因为自家资源有限,拼命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才发明了这种简单好用的东西。

韦力豪之所以提出做掷弹筒,也是因为这种原因,毕竟现在朝廷的改革尚未开始,可以说也是啥都缺,而且掷弹筒的性能可以碾压绝大多数现在的火炮。实在是居家旅行,杀人灭口,必备神器。

所以蔡大营的反应并不奇怪,这但凡韦力豪的身份有点问题,百分百先抓起来再说。

解释清楚了这些,韦力豪又把图纸和那些零碎的部件的原理细细地给蔡大营说了一遍。

蔡大营点了点头:“没问题,这东西就交给我蔡天行吧,下午你们过来看样品。”

“嗯?你不是叫蔡大营吗?”韦力豪奇怪地问道。

“哈哈,不才忝为军械局大营造,弟兄们抬举,叫我一声蔡大营。”蔡天行笑着说道:“我大名叫天行,大学士也不用那么讲究,叫我小蔡就行。”

“懂了,还是跟大伙一样叫你蔡大营吧,你这里,筒、弹都能做吗?”韦力豪追问道。

“可以先试试做出来,咱们不是还得跟老甘头一较高下么?”蔡天行笑着说道:“我们军械局造的,跟火药局造的,大学士可以拿去比一比,哪个好用,就用哪个。”

“行,那我们就先回去,下午再过来,这事做好,皇上自有赏赐。”黄锦开口说道。

“天行送黄公公、韦大人。”蔡天行把黄锦和韦力豪送到院子里,就自己折回去忙了。

黄锦摇摇头,笑道:“韦大人莫怪,这些匠人多半都这样,礼数不周全。”

韦力豪摇了摇头:“这有什么,只要东西能做好,我给他拜上一拜都没问题。”

黄锦哈哈大笑:“韦大人跟康大人,都是大人中的另类,却是我黄锦最为佩服的两位。”

两人说说笑笑地返回文华殿,康思俊又被梁材请到西暖阁去了,帮他细细打磨那些材料,后世的人穿越了,不一定能把什么事都做细,但是毕竟见过的东西足够多,随便过去个文盲,也能说出通货膨胀来,更不用说像康思俊这样的高材生了,马哲毛思都是大学里的必修课。所以,梁材遇到的大部分问题,康思俊基本都能解决,即使解决不了的,按照后世的银行和其他部门的办事流程捋一捋,也能给出个差不多的解决方案。

这个过程中,其实康思俊也在跟梁材学习,从梁材那里侧面了解,为什么龙国古代这么长的历史时期里,居然没有孕育出银行和国家财政系统。理由就是大一统,在龙国的理念里,龙国是地球上唯一的国家,其他的都是蛮夷,而龙国定义下来的货币,不管是北方的蒙古,还是西方的欧罗巴,都要无条件服从,所以,白银就成了全世界的硬通货。

既然世界上的货币都是我们做主,就没有了建设银行这种机构的原生动力,只要有个铸币所,按照年号铸币就够了。而且在民间的贸易中,易货贸易占绝大多数,你拿一只鸡就可以到集市上换上两斗米,货币在民间大部分时候都是缺位的。甚至明朝的税收,实物税都占大头,国库里多得是布匹、香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