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钥匙拿好(1 / 6)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陈暮心中揣测着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想来想去,这应该没什么事啊。

“不会餐厅出了集体中毒事件吧!”陈暮担心问。

如果这刚开业,就出现集体中毒事件,那就彻底凉凉了。

以后都别想开了。

“不是。餐厅的卫生状况,你都再三交代过。还特地设置了一个食品监督的岗位,没人敢糊弄。”沈婉钧解释。

“那是什么事?建筑工地死人了!”陈暮惊呼。

如果这样,那自己村里大张旗鼓地搞基建,又凉凉了。

这年头,一旦死人,那就是大事。

可不像90年代的时候,工地死人,煤矿死人,那都不算事。

整个90年代,其实才是最混乱的年代。

因为那个时候,各地大搞经济开放,为了经济发展,什么都可以让步。

那十年,也是有钱人最肆无忌惮的十年。

陈暮听父亲说过,当时老家在90年代,搞经济开放,吸引外资时,那是不遗余力。

无法想象,一个市的大领导,会如同小弟一般陪同在外资身边,任其差遣,只要其愿意来投资。

这是在后来,无法想象的事。

而且,当时那环境,就陈暮父亲说,只要你愿意来投资,只要你愿意来,并且真的在这投资,那钱都不需要。

你说差钱,银行给你最优贷款。

政策,给你减免,不要税收。

地,直接批给你。

90年代的十年,就是最疯狂的十年。

而为了保护投资商的利益,谁闹事,抓谁,判谁。

可以说,那十年,投资商就是爹。

但是,在80年代,那可不是。

你来投资,我欢迎,但是你还是要遵守我们的法律和风俗。

入乡随俗,我们可不会迁就你。

“没有!虽然我们是24小时开工,但是现场苏念之她们管理的很好。绝对不允许疲劳作业。每天,每个人就只能上8个小时班。如果没人,需要他加班,那最多加班2小时,就不能再加班了。哪怕全部停工。”沈婉钧说。

这一点,也是陈暮要求的。

自己又不缺钱,虽然现在还是欠债,但家里有黄金不愁,怕啥。

所以,对于工人,每天20元的工资,是坚决不允许他们加班的。

哪怕工人强烈要求加班,甚至不少工人说给一半工资也行。

陈暮依然不答应。

出了事,那可是大麻烦。

至于说,工人想要多赚钱,陈暮也承诺,未来十年内,他们是不愁工作的。

只要工作努力,认真,那么接下来,渔民村的工地是不断的。

可不是么!

这才在修建学校,医院,和公寓,以及海鲜水果罐头加工厂。

而这里可是有10平方公里的土地。

这四个建筑群落,算上周边的绿化,还有道路,也不过才占了20万平方米而已。

听上去,20万平方米,很吓人了。

但是,换算成平方公里,不过才0.2平方公里而已。

而陈暮这边的村落足足有10平方公里。

这是何等恐怖的数字。

可以说,当初陈暮用那区区1500元,买来了渔民村附近10平方公里的土地,那是赚翻了。

这等20年后,这片土地的价值,已经无法用金钱来形容了。

而陈暮自然不会让其荒废掉,自然会将其开发出来。

陈暮打算将这里作为鹏城的一个全新的休闲娱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