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入图书馆(1 / 3)

肖秋珍瞅着丈夫眼里重新燃起的光,心里头那叫一个熨帖。她往李保国碗里夹了块炖得酥烂的红烧肉,又给何雨水盛了碗玉米糊糊:"快趁热吃,瞧这肉炖的,保国今儿个可下了真功夫。"

李保国吧嗒着嘴,瞅着何雨柱扒拉饭的架势,心里头那点憋屈早散没了。"柱子,你这阵子刀工见长啊,昨儿个切的蓑衣黄瓜,纹路匀得跟尺子量过似的。"他放下筷子,抹了把嘴,"赶明儿师傅教你道'糖醋黄河鲤鱼',那才见真章呢。"

何雨柱嘴里塞着馒头,含糊应着:"哎,师傅您放心,我准保学好!"他瞅见雨水扒拉着碗里的青菜,小声说:"雨水,多吃点肉,不然长不高。"

小雨水眨巴着大眼睛,夹了块肉放进哥哥碗里:"哥哥也吃。"

肖秋珍看着这兄妹俩,眼圈儿有点发热。想当初柱子刚带雨水来拜师,丫头瘦得跟麻秆儿似的,现在脸蛋儿都圆乎了。她给李保国递了个眼神,俩人心里都明白——这徒弟没白收。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何雨柱抢着刷了碗,又把灶台擦得锃亮。"师傅,师娘,我带雨水去趟图书馆,上周就应下了。"

李保国点点头:"去吧,多看点书总是好的。记着早点回来,别让你师娘惦记。"

肖秋珍往何雨柱兜里塞了俩煮鸡蛋:"路上饿了吃,别省着。"

出了胡同口,何雨柱瞅见辆黄包车,赶紧招手。车夫是个四十来岁的汉子,头戴毡帽,袖口磨得发亮。"师傅,去西城图书馆,多少钱?"

"两毛五,包您跑得稳当!"车夫拍了拍车座上的蓝布垫子。

何雨柱把雨水抱上车,自己坐在旁边。车子晃晃悠悠往前走,街边的景象一点点往后退。灰扑扑的砖房,墙根儿下晒着的被褥,还有跑着追蝴蝶的孩子,空气里飘着煤球味儿和谁家炖肉的香气。

雨水扒着车沿儿看稀奇,忽然指着路边喊:"哥哥,你看!"

何雨柱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只见路边支着个小摊,一个戴毡帽的手艺人正忙着熬糖。木担子一头是个转盘,画着十二生肖和各种花草,另一头是个小炭炉,上面支着口铜锅,琥珀色的糖稀在锅里咕嘟咕嘟冒泡,散发出甜丝丝的香气。

"想吃糖人儿?"何雨柱笑着问。

雨水使劲点头,小辫子晃得像个拨浪鼓。

下了车,何雨柱付了车钱,牵着雨水走到摊前。手艺人抬头瞅了瞅,脸上堆起笑:"这位同志,给孩子来个糖人儿?一百五一根,自己转图案。"

何雨柱摸了摸兜,掏出两张毛票和一张伍分的票子递过去。"来两根,让我妹妹转。"

雨水踮着脚尖,小手在转盘上轻轻一推。竹片做的指针滴溜溜转起来,最后停在个猴子图案上。"哥哥,我转到猴子了!"她高兴得直拍手。

"再转一个吧。"何雨柱摸了摸她的头。

这次指针停在了葫芦上。手艺人点点头,拿起小铜勺在糖锅里舀了半勺糖稀,手腕轻轻一抖,糖稀就像金线似的流了出来。他另一只手拿着竹签,在涂了油的青石板上飞快地勾勒。

何雨柱凑过去看,只见那糖稀遇冷凝固,没一会儿就变出个活灵活现的猴子。手艺人又用红食用色素点了眼睛,往竹签上一插,递给雨水:"丫头,拿好咯,别碰化了。"

雨水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先凑到鼻子前闻了闻,又伸出舌头轻轻舔了一下,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哥哥,真甜!"

何雨柱拿起葫芦形状的糖人儿,忍不住也尝了一口。甜而不腻,带着点麦芽糖的香气,让他想起上辈子在纪录片里见过的老手艺。"师傅,您这手艺真绝,跟变魔术似的。"

手艺人笑了笑:"干了三十多年了,熟能生巧罢了。现在愿意学这手艺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