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不是一个档次(1 / 3)

何雨柱盯着王卫国紧锁的眉头,心里咯噔一下。原以为弄份出城证明不过是递句话的事儿,看王老哥这脸色,怕是有隐情。

“王老哥,是有什么问题吗?”他忍不住问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裤腰带上的铜扣。

王卫国抬眼打量何雨柱,这孩子虽说才十五岁,可眼神里的沉稳劲儿比不少成年人都强。他叹了口气,索性不再隐瞒:“柱子,不是王老哥不帮你,实在是刚接到消息——城外好几个区都在摸排匪患,现在出去怕是不太平。”

他顿了顿,指尖在桌面上敲了敲:“就说昨儿吧,丰台那边刚端了个敌特窝点,搜出三箱手榴弹。你说这节骨眼上,你一个半大孩子往城外跑,我能放心吗?”

何雨柱闻言微怔,随即恍然。现在是1950年3月,他穿越前对这段历史有些模糊印象——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各地匪患和敌特活动正猖獗,尤其是京郊山区,盘踞着不少国民党残余势力和地方武装。看来上头的剿匪行动,已经在四九城周边悄悄拉开了序幕。

“王老哥,您说的这些我明白。”何雨柱沉吟片刻,语气却没半分退缩,“但我师傅的伤等不得。您也知道,杨先生那身子骨,得靠山野里的药材吊着。城里药铺的东西虽好,可少了几分‘地气’,药效差着一截呢。”

他没说的是,杨佩元此次外出追查敌特,多半是深入了匪患盘踞的山区。作为徒弟,他虽不能明着掺和,但至少能把后方的药膳供给跟上,让师傅回来时能及时调养。

王卫国看着何雨柱眼底的坚持,心里更犯愁了。这小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实诚,认准的事儿八头牛都拉不回来。他搓了搓手,语气放软:“柱子,我知道你孝顺。可剿匪不是闹着玩的,那些土匪手里有枪,心狠手辣,跟你之前遇上的敌特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懂。”何雨柱点点头,往前凑了凑,压低声音道,“不瞒您说,王老哥,我跟师傅学的国术可不是花架子。上个月在西直门外,我一个人按住了三个偷运军火的家伙,您忘了?”

这话半真半假。他如今已是暗劲修为,提纵术大成,莫说是普通土匪,就算是遇上持枪的敌特,只要不是正面硬刚,脱身也不难。但这些话不能全说透,免得惊了王卫国。

王卫国愣了愣,随即想起上个月那桩案子——三个伪装成菜农的特务,硬是被一个少年徒手制住,当时负责接应的联防队员赶到时,都惊得说不出话。他上下打量何雨柱,只见这小子肩宽背厚,站得笔直,眼神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锐气,哪还有半分十五岁少年的青涩?

“你这小子……”王卫国摇摇头,心里的担忧少了几分,“行吧,看你这底气,想必是有把握。但咱可说好了,出城证明我给你开,可你得答应我三个条件。”

“您说!”

“第一,去程走官道,别抄近道钻林子;第二,每天傍晚六点前,必须找个有电话线的村子给军管会打个报平安的电话;第三,”王卫国眼神一凛,“遇上任何不对劲的人或事,立刻往回跑,不许逞强!听见没?”

“哎,听见了!”何雨柱连忙应下,心里却琢磨着——走官道太慢,钻林子才能找到好药材,但报平安的电话得按时打,这是给王老哥吃定心丸。

王卫国不再废话,起身去了里屋。十分钟后,他拿着一张盖着大红印章的纸出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何雨柱的姓名、年龄、出城事由,以及限定返回日期。

“拿好。”王卫国将证明塞进何雨柱手里,又从抽屉里摸出个牛皮纸包,“这里面是两块压缩饼干和一小瓶碘酒,你带上。山里没个准儿,万一遇上点小伤,别硬扛。”

何雨柱接过纸包,心里一暖。这哪是开证明,分明是长辈送孩子出门的架势。他揣好证明,抱了抱拳:“谢王老哥!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