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六礼(1 / 2)

无论如何,今日宋家兄妹三人算是圆满完成了一项大事。

三人在傍晚前赶回的家,得知三日后宋冬生兄弟俩就可以带着束修前往隔壁村正式拜师入学,宋月娥与其母亲王氏激动的一宿没睡。

第二天一大早,二人便起来裁布制衣。

虽然之前家里一人做了几套新衣,但款式都是便于日常的短打。

为了符合学子身份,母女俩准备为二人再赶一身青衿出来。

又过了两天,宋小麦带着两个哥哥再次来到镇里。

这一次,他们需要买齐拜师所用的六礼。

来到镇里后,几人还是先去了一趟优草堂,将这个喜讯告诉了黄老大夫。

这一次却没见到小黄大夫和白英,听说二人又去县里出诊了。

黄老大夫知道宋家兄弟俩入了陈青山的眼后,也为二人高兴了好大一场。

不光如此,老人家还特意给二人添了一份礼,一人一杆做工精细的狼毫。

他道:“你二人都是初学,用此毫正合适。”

长者赐不可辞,宋小麦示意两位哥哥收下老人家的礼物,同时下定决心,找机会一定要回报黄家父子一番。

前前后后,二人对自己一家帮了不少忙,宋小麦都铭记于心。

黄白之物过于俗气,她知道父子俩都不是缺钱的主,想要送的投其所好,还得再斟酌斟酌。

出了药堂,宋小麦带着俩人分别买了六礼中的肉干、莲子、红豆、红枣、龙眼。

芹菜不经放,为了新鲜,她准备当日去石头家买些便是。

六礼准备妥当后,宋小麦就带着二人来到了清河镇唯一一家书坊。

在这里,他们需要备齐入学后所需之物。

笔如今有了可暂时不买,宋小麦给兄弟二人一人挑了一方砚台,两块墨锭。

“掌柜的,这砚台和墨锭多少钱?”

趴在柜台敲击算珠的中年掌柜微微抬首瞟了一眼,不咸不淡道:“砚台450文,墨锭400文。”

说完话,掌柜的注意力再度回到算珠上,留不远处的兄弟俩目瞪口呆。

“这...也太贵了...”

知道读书贵,可没想到这么贵!

可长期使用的砚台不提,那么小小的一块墨锭居然也得400文。

这东西可是消耗品,用完就没,没了还得继续买。

400文用去买粮的话,全家上下节约一点可以吃上许久了。

听完二哥的话,宋秋生也忍不住跟道:“要不,我跟二哥买一方砚共用吧?”

瞧着兄弟俩大惊失色又满目愧疚的模样,宋小麦哪还不知二人在想什么。

她选的还是货架上看上去品级最次等的一类,若换成别的,二人指不定得吓成什么样。

为了安抚二人愧疚的心,宋小麦示意俩人稍安勿躁,缓声道:“读书是贵,但它带来的价值也同样珍贵啊。”

瞟了一眼低头算账的掌柜,宋小麦压低声音:“二哥三哥你们想啊,这人一旦有了学识,便能懂常人不懂的事,做常人不能做的活,自然也就能挣常人不能挣的钱,是也不是?”

说完话,她刻意将目光往掌柜处又移了移。

兄弟俩一怔,宋秋生有所明悟。

“你是说,读了书后就可以做掌柜赚大钱吗?”

宋小麦心头一笑,面上却煞有其事的点点头:“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盯着弟弟妹妹,宋冬生心里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又说不上来哪里怪。

又见自家小妹道:“所以二哥三哥,入学不易,咱家不求你俩能学出个什么名堂,考个什么功名,但起码今后得能写会读,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