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局 :跨领域合作拓展(1 / 2)

(作者:向阳舒展)

1995 年春,749 局的会议室里,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会议桌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带。乾峃昇将一份市场调研报告推到众人面前,上面显示: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正以每年 20% 的速度增长,而传统传感器在复杂环境下的监测能力已逐渐无法满足需求。“我们的研究成果需要更广阔的应用舞台,” 他目光坚定,“是时候大力拓展跨领域合作了。”

与科技企业的合作率先取得突破。749 局与国内顶尖的电子科技企业 “华创科技” 达成协议,共同研发基于特异功能原理的新型传感器。周启铭带领的量子物理团队与华创科技的工程师们日夜奋战在实验室。他们从心灵感应研究中获取灵感,试图将量子纠缠的非局域性特性应用于传感器设计,让传感器能够实现远距离、无延迟的精准监测。

在研发过程中,双方团队遇到了诸多难题。华创科技的工程师习惯了传统电子元件的设计思维,对量子层面的技术应用感到陌生;而 749 局的研究员则缺乏产品工程化的经验。为此,双方建立了 “双周研讨会” 机制,每次会议上,研究员们讲解量子物理的前沿理论,工程师们则提出实际生产中的技术难题。经过三个月的磨合,他们终于设计出第一代 “量子纠缠传感器”。

这款传感器在测试中展现出惊人的性能。在距离实验室 100 公里外的山区设置信号接收端,当传感器检测到环境中的微小震动时,接收端能在瞬间同步显示数据,误差几乎为零。“这将彻底改变传感器的应用格局!” 华创科技的总工程师在测试现场激动地说。很快,该传感器被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领域,在云南的一次山体滑坡预警中,传感器提前 2 小时检测到地层的异常震动,当地政府及时疏散群众,避免了重大人员伤亡。

在公共安全领域,749 局与公安部展开深度合作。陈默带领团队,结合历史上多次集体超自然现象的研究数据,为政府设计 “超自然现象公共安全监测系统”。他们在全国多个城市的重点区域,如机场、火车站、大型商场等,部署了多功能监测设备。这些设备不仅能检测常规的电磁、温度、气压等环境参数,还能捕捉可能预示异常事件的微弱能量波动。

在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安保工作中,该监测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会议召开前三天,系统在会场周边检测到持续的低频能量异常波动,这种波动模式与 749 局档案中记载的 “群体性幻觉前兆” 高度相似。陈默立即组织专家团队进行分析,同时联合警方加强安保措施。最终,成功阻止了一起试图利用特殊声波干扰人群的恶意事件。“749 局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的安保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有力的技术支持。” 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在总结会上高度评价道。

除了科技企业和政府部门,749 局还将合作触角伸向了医疗企业。苏晴团队与 “康泰医疗” 合作,基于生物电、生物磁的研究成果,共同开发新型医疗诊断设备。他们将在癫痫预警系统中积累的脑电波监测技术进一步优化,研发出 “全脑功能动态检测仪”。这款设备通过贴在头皮上的柔性电极阵列,能实时监测大脑各区域的生物电活动,并生成三维可视化图谱,帮助医生更精准地诊断神经系统疾病。

在临床试验阶段,该设备展现出极高的诊断准确率。一位长期被误诊为偏头痛的患者,通过全脑功能动态检测仪,被确诊为罕见的枕叶癫痫。“以往的检测设备很难捕捉到这种微弱且不规则的脑电信号,” 参与临床试验的神经科专家说,“749 局与康泰医疗的合作成果,让我们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有了新的突破。”

跨领域合作并非一帆风顺。在与企业合作过程中,商业利益与科研严谨性的平衡成为一大挑战。部分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