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再抚老臣(1 / 2)

议事散去后,烛火渐暗,堂内只剩下曹璟与王肃二人。侍从们轻手轻脚地退下,雕花木门"吱呀"一声合上,将外界的喧嚣隔绝在外。王肃望着那扇紧闭的门,心头莫名一紧,仿佛连最后一丝退路也被切断了。

曹璟的神色已不似方才凌厉,他抬手揉了揉眉心,眉宇间的锋芒渐渐收敛。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竟显出几分罕见的疲惫。"王太傅。"他突然开口,声音低沉而平稳,却让王肃浑身一颤。

"老臣在。"王肃连忙应声,宽大的衣袖垂落,恰好掩住他微微发颤的手指。他虽位居太傅,但在曹璟面前,总有种被猛虎盯上的错觉。这个手握重兵的年轻人,一个眼神就能让他后背渗出冷汗。

曹璟抬手示意他入座,动作随意却不容拒绝。"方才议事,多有激烈之处,还望见谅。"他说这话时,嘴角甚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却让王肃更加不安。

"大将军言重了。"王肃小心翼翼地坐在席边,只敢坐半个身子,"为国事操劳,老臣岂敢有怨言。"他暗自掐了掐掌心,强迫自己镇定下来。朝堂上针锋相对的场面还历历在目,此刻曹璟突然转变态度,必有深意。

曹璟端起茶盏,修长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他低头吹散浮沫的动作优雅从容,却迟迟不饮。"听闻令爱元华近来染恙,可好些了?"

"啪"的一声,王肃袖中的玉扳指不慎滑落在地。他慌忙俯身去捡,借机掩饰脸上的震惊。大将军为何突然问起他的女儿?朝中谁人不知元华是他的掌上明珠,这究竟是关心还是...威胁?

"老臣失礼了。"王肃强作镇定地直起身子,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多谢大将军挂念,小女只是风寒侵体,已请太医诊治,近日渐愈。"他说着,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门外,仿佛这样就能看见家中病榻上的女儿。

曹璟将他的不安尽收眼底,却装作未见。他放下茶盏,竹简与案几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元华才学出众,颇有太傅之风。"他语气和缓,像是在闲话家常,"待她病愈,可常入宫陪太后说话。"

王肃闻言,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直窜上来。入宫伴驾?这是恩典还是...他猛地起身,宽大的衣袖带翻了茶盏,褐色的茶水在案几上蜿蜒流淌。"老臣...老臣代小女谢过大将军恩典。"他深深拜下,额头几乎触地,却掩不住声音里的颤抖。

曹璟看着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老臣如此惶恐,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伸手虚扶了一下:"太傅不必多礼。"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令爱如此才情,将来必有大造化。"

王肃保持着行礼的姿势,只觉得后背的衣衫已经被冷汗浸透。他太明白这句话的分量了——大将军这是在用元华的前程,来换取他的忠诚。

曹璟微微抬手,虚扶了一把正要行礼的王肃,语气温和却不失威严:"太傅年事已高,不必多礼。"他的目光在烛光下显得格外深邃,手指轻轻摩挲着案几上的青瓷茶盏,话锋突然一转:"听闻司空正在编撰《开平经》,不知进展如何?"

王肃闻言,原本略显疲惫的双眼顿时亮了起来。这部凝聚了他半生心血的着作,承载着他毕生的学术理想。他下意识挺直了佝偻的背脊,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回大将军,已至尾声,只差最后校订。"说话间,他布满皱纹的手指不自觉地抚过袖中随身携带的竹简,仿佛那是最珍贵的宝物。

曹璟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指节有节奏地轻叩案几,发出清脆的声响:"大魏立国至今,仍沿用东汉旧学。"他顿了顿,目光如炬,"五经十四法虽好,却已不合时宜。"说到这里,他直视王肃,语气陡然郑重起来:"待司空完成新经,本将军欲奏请陛下,将其定为官学,颁行天下。"

王肃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