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才坐着马车出府。
在御书房里和皇帝谈了半个时辰,又和赵渠聊了几句,接着去了慈宁宫和仁明殿见了太后皇后。太后提到摆满月宴的事,说皇帝想让摆在御花园,她觉得不太妥。就问赵瑗想法。
赵瑗说“摆普安王府吧,那日若是个好天气,太婆微服过去瞧瞧。”
赵瑗这一趟入宫,没有一个人提到陈正献,也没有人指责他入城太张扬,更没人提陈府被骂。
轰动全城的事,在宫里仿佛是一件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也或许是大家都不知道跟他说什么好,所以一致选择了视若不见。
赵瑗快出宫门时,遇到了宋羿。
看到马车停下来,宋羿没等车主人邀请,就拉车门进了车厢。
这两个人在明面上,没有发生过什么矛盾,小磨擦也没有。可关系却日惭疏远。碰面后的相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前都是宋羿嘻皮笑脸的,赵瑗比较正经。
现在反过来了。
宋羿很少笑,而且不再没完没了的在赵瑗面前,扯那些有用没用的闲话。都是有事直接说事。
“陈正献在你手里?”虽然是问话,却带着明显的肯定。
赵瑗斜了他一眼,“你问的还是官家问的?”
宋羿没回答他的问题,直接说了两个看似不搭边的消息“官家欣赏陈正献,说人在你手里。”
宽敞的马车,因为有宋羿在,赵瑗觉得有些拥挤。他往车厢边上靠了靠,才接话“为小世子祈福,不能杀生。他在杭州城里,离我太近。我担心自己哪天忍不住手,会把他的头给剁掉,就放他走了。”
“真的?”
赵瑗又斜了他一眼,趔着身子,口气不善地说“你一个四品官,用这种口气跟我说话,是犯上。”
宋羿就是想提醒他,别把人给弄死了,免得惹皇帝不快。从赵瑗的话里得知陈正献是真的跑了,就准备下车走人。
赵瑗急忙说“等等。王大人给你送了多少钱?”
“什么?”宋羿转过身问。
“因为打探消息,他给刘法眼送了三千两的银票,肯定给你也送了。”
“没有。”是真没有。宋羿就没搭理王知府,哪里有机会送。
赵瑗正色道“那肯定给你的便宜爹送了。从我这里赚的钱,得还给我。傍晚前我要看到一万两银子。”
“我没有。”
“听说你收过不少钱。”
“在官家那里。”
果然是他想的那样子。自从知道宋羿肆无忌惮的的收钱,赵瑗就很不安,怕万一是他自己的主意。一直想找个机会,跟他聊聊。这下放心了,再看他顺眼了不少。
笑嘻嘻道“没钱问家里要嘛,刘法眼都给了三千礼金,我们这样的关系,你又是御前的人,就送了一枚铜片子,寒不寒碜啊,至少要一万两,没一万两你以后还有脸再登普安王府的门?”
宋羿没理他,直接跳下了车。
赵瑗从车厢里,伸出头追着他的背影大声说“你是我儿子舅父的干爹,别这么小气嘛。”惹得路两侧的羽林卫斜着眼朝他们瞄。如果能扭头,肯定扭着头看了。
这是赵瑗第一次说“我儿子”三个字,还在当众说出口的,心中的自豪和喜悦,比他封世子的时候还要激动得多。也就在这时候,他才真实的感受到了自己是某个小东西的父亲。
那个可爱的小东西,是他和她共同制造出来的,是他的儿子。
赵瑗催着车夫速度快一点。十分后悔出门时,没有骑马。
进府后,直奔揽月阁,对迎上来的秋葵说“把小愉儿抱过来,我的午饭摆在这里。”
郭思谨第二次看到赵愉,又有了孩子被人换过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