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论功行赏。(2 / 4)

世子傲娇我作妖 羽且 9317 字 2020-03-09

个月大。太上皇计划的是,等他长到十二岁,袭敬王爵位。

关于慕容旋夫人王昭雪的事,宋羿和慕容白受到了太上皇的批评,怎么能只抱一个男孩回来?应该把他们强行带回来嘛,生生的让敬王的女人,敬王的血脉流落民间。

宋羿和慕容白低头听着,一句没有争辩,但也没有后悔。

宋羿原计划的是都带回来的,但他面对王昭雪的陈词,无法狠下心来。

王昭雪说“我知道,孩子不是我一个人的,但他已经不在了,你能不能给我留个念想?我只留一个,我想让女儿跟着亲娘长大。我不会去汴梁,我不想在你们脸上看到胜利的喜悦。我看到你们开心的笑,我会生气。为什么你们能看到南北统一,而他努力了二十年却没能看到。”

宋羿狠着心说;“我要是执意带走呢?”

王照雪说“你会后悔。”

第五个名字是陈正献,封正四品中书舍人。封赏词是忍辱负重潜在敌国了许多有用的消息,又在攻城的关键时刻,扭转了战况,令对方开门投降。

新皇帝赵瑗讨厌陈正献,讨厌到不想看到他。赵瑗认为不论他做出了多大的功劳,都是在弥补之前的过错,是为他自己买命。

太上皇劝他“从私情上来讲,年轻人要懂得克制,要不断磨练自己的心智,一个好皇帝首先要能忍。秦太师那样的人,我都忍了那么多年。一个小小的陈正献你都忍不了了?中书舍人是天子近臣,放一个你讨厌的人在跟前,你要能容他,就是你的一个成功。”

又说“于公来说,封了陈正献的官,天下人才知道曾经的状元郎不是叛国,是皇帝安排他另有任务。状元叛国的影响太坏,好像我们做的不够好,不如金国吸引人才一样。”

太上皇看赵瑗仍是不肯松口,只得说“你要实在烦他,过些日子,寻个理由再把他的官罢了。”

第六个名字是大将军。去大将军职,收兵权,封太子太保。这个封赏是实封暗降。

大将军虽然是从一品,但是个实职。太保虽然是位列三公,正一品,却是个虚职。

这是吴大将军跟太上皇谈了很久的话,自己争取来的。

吴大将军是个聪明人。

一朝天子一朝臣,原来的皇帝喜欢他,不等于现在的皇帝喜欢他,况且功高盖主是为臣子的大忌。盛极必衰的道理,放眼整个朝廷,再没谁比他更懂了。

原来宫里还有个做皇后的妹妹,皇帝升太上皇了,皇后也升太后了。上有太皇太后,下有皇后,在宫中的位置越来越小。

太子太保是太子身边的人,陪着太子长大,将会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是为自家的子孙后代铺路。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自家的老娘们和女儿得罪过皇后,算计过皇帝。

如此种种,激流勇退,是上上之选。

大将军想到他闺女就心绞痛,当初赖死王嗣同多好,没眼光的老娘们,教不出有眼光的女儿。

第七个名字是王嗣同。封从二品的御史大夫,这个封赏在所有的封赏中,最令朝臣们的意外。一个才露头角的新人,长相奇怪,而且没走科举之路,居然在短短两年时间内,由布衣平民直升到了从二品大员。

这其中有几个人参与的原因。

第一个是赵瑗,赵瑗认为王嗣同确实很有才能,他的才能不同于于允文的剑走偏锋,出奇不意,而是由自身的阅历和知识积累出来的大智慧。

能在纷杂的事物中,透过表面,一眼看到本质。而且本人又心态端正,不卑不亢,不搞小动作,不投机。是丞相之位的最佳人选。

赵瑗从太上皇的话里听出来了,他是想重点栽培于允文呢。赵瑗认为,在丞相这个位置上,于允文远不如王嗣同合适。